(七)弥勒信仰的形成及传播 对弥勒菩萨的信仰,主要基于两种原因:第一,他现在居于兜率天,是“一生补处菩萨”;第二,他将来下界人间,成就无上正觉,圆成佛道。也正因为这两种原因,几千年来,古今中外众多的高僧大德才发愿往生兜率净土,为的是当下可在兜率天聆听弥勒菩萨讲法、授记,开启智慧,得坚固不退无上道心。将来又可随他下界人间,赴龙华三会,闻法证悟,得证佛果,普渡众生。 弥勒菩萨、弥勒佛这一名称对今天的人们来讲,并不陌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每当现今的人们谈及此佛,就会联想起欢乐、喜悦、佛之慈悲、佛之大度、佛之智慧、佛之庄严。人们向其参拜礼敬,每每也是为了求得幸福快乐、富贵双全,却淡忘了一个最最重要的问题,他是释迦世尊嘱托的将来一切众生,包括释迦世尊之遗教弟子的大归依处。 从释迦世尊涅槃后,对弥勒佛的这一信仰就逐渐得以传播和弘扬。先从古印度的西北部经中印度而传至南印度最南端,并进而延伸至锡仑岛,乃至传播于古印度全境,阿富汗,中亚各国,又从古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后经中国传入蒙古,传入古朝鲜半岛,然后从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到公元三四百年时,人们对弥勒的信仰,已传遍南亚、东亚、中亚各国。在中国,从汉代传入至唐宋元明清几千年中,人们对弥勒菩萨的信仰,虽有起伏,但历久不衰。直至今日,在中国某些区域,人们对弥勒菩萨的信仰仍然非常盛行。 以上我们对弥勒菩萨信仰的论述,都可以在现存的佛教经典中查到,而矗立在现存的佛教道场以及东南亚各国皇室宫廷庙宇中的具足庄严、高大威仪、形态各异的弥勒佛像则是丰富的佐证。 现今中国的敦煌、云岗、龙门三大石窟,都还能看到弥勒菩萨的造像,且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早在南北朝时,人们对弥勒的信仰就已达到空前的高潮。据统计,仅北魏一朝的弥勒造像就多达四十四尊,仅次于释迦世尊的四十六尊。弥勒造像的高度也仅次于释迦世尊。这一论述可在云岗石窟略见一斑。 盛唐时期雕凿的四川乐山大佛,不但是中国最大的弥勒石佛像,也是世界第一石刻坐佛像。该像本有十三层楼阁装于其外,通高71米,相好庄严,结构匀称,立于四川乐山市岷江东岸的凌云山上,依此山栖鸾峰断崖斫成,临江端坐,气魄雄伟。 北京雍和宫矗立着最大的木制弥勒佛像,该像原为清朝皇室所供奉,佛像高18米,埋入地下部分8米,总长26米,由一根完整的白檀香木雕成。这棵巨大的白檀树是西藏达赖喇嘛用重金从尼泊尔买来,献给乾隆皇帝雕造大佛用的。巨木从藏至京辗转三年之久。整个佛身贯通三层中空的楼阁,头部直顶最上层楼阁上的藻井,堪称顶天立地之巨佛。 在藏传佛教中,对弥勒造像也极为重视,每个喇嘛寺一般都有一尊大型弥勒佛像作为主尊单独供奉。弥勒佛在藏语中称为“强巴佛”,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供奉着一尊铜制坐姿弥勒佛像,佛高22.4米,莲花座3.8米,总高26.2米。大耳有一个半成人高,佛手就有一丈长。佛像眉宇间镶嵌着大小钻石、珍珠、琥珀、松耳1400多颗,共用黄金55斤,紫铜230000斤,由110名工匠,用四年时间铸成,是世界上最高的青铜弥勒佛像。 释迦世尊曾预言,弥勒未来成佛的世界,国土异常清净,人民丰衣足食,生活安宁幸福。在《弥勒菩萨本愿经》中,记载了弥勒菩萨曾发三大誓愿:“使我作佛时,令我国国中人民,无有诸垢瑕秽,于淫怒痴不大,殷勤奉行十善,我尔乃取无上正觉。”大慈予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也正是在弥勒菩萨在这种“众生不得度,我不取佛果”的大慈大悲、大智大慧的精神感召下,古今中外愿普渡众生、慈悲心重的大德智慧圣贤们,才发愿往生兜率天,受弥勒菩萨摄受。因此弥勒净土为大(乘)、小(乘)共修的净土法门,以人天乘为阶梯,以五戒、十善为行门。求生弥勒净土者,因兜率净土与当来的人间净土是普应群机的三乘法门,故弥勒法门,无论是人天法、声闻法、菩萨法,均获法益,在见佛闻法过程中,向上增进,渐化人天根性为出世根性,再化二乘根性为大乘根性,同归佛道,故弥勒净土是名符其实的三根普被之殊胜法门! 在古印度,发愿往生兜率陀天的人众多,圣僧大德、帝王将相、黎民百姓,皆有发愿往生兜率陀天者,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三地无著菩萨、世亲菩萨。 在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且有文字可查的有东晋高僧“弥天释道安”。梁慧皎《高僧传·道安传》中说:“道安常与弟子法遇、道愿、坛戒等在弥勒佛像前立誓往生兜率陀天。”该书还说,道安入寂前十一日,忽有一长眉僧宾头卢(十八罗汉之一)来告诉他死前沐浴之事,道安问尊者死后将栖身何处,尊者用手虚拨西北天空,顿时云散雾开,现出兜率陀天,道安终于了其夙愿。 唐代著名三藏法师玄奘也同样向往弥勒净土。据《大唐故玄奘法师行状》载:“法师从少以来,常愿生弥勒佛所,及游西方,又闻无著菩萨兄弟也愿往生兜率,奉侍弥勒,并得如愿,俱有证验,盖增克励。自制玉花,每因翻译,及礼拜之际,恒以愿上升兜率陀天,见弥勒佛。”他将入灭时,不断持诵弥勒名号,并嘱弟子齐声称念弥勒如来,祈求往生兜率内院。还有他的得意弟子窥基大师等,也是发愿往生兜率净土。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亦是如此。 直至中国近代,也不乏信奉弥勒,发愿往生兜率陀天者。民国时的佛教泰斗太虚大师也是一位弥勒净土的忠实信徒。他博通诸宗,却以弥勒为归趣,临终时是自持弥勒名号,喃喃念诵,其情切切,必生无疑。 为什么自古以来,很多高僧大德都愿意往生弥勒净土呢?因为弥勒净土,比起十方世界的其他净土,是最为稀有、最为稳当的。台湾印顺法师总结为三点: (1)近:弥勒现生兜率天,将来到我们人间来,同一世界,同一欲界,论地点是很近的。不像十方的其他净土,总是要过多少佛土。论时间,来生生兜率内院,不太长久,就回到人间来。不像往生其他净土,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再来娑婆。 (2)容易:兜率净土与将来的人间净土,都是欲界散地,所以只要能归依三宝,清净持戒,如法布施,再加发愿往生,称念“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就能往生兜率净土。不像往生其他净土,非要“一心不乱”不可。一心不乱就是定,这是不太容易的。 (3)普及:往生弥勒净土,不一定要发菩提心、出离心,就是发增上生心的人天善根,也能随愿往生。在兜率净土及当来的人间净土,弥勒尊是普应众机,说人天法,说二乘法,说菩萨法,人人能称机得益。在见佛闻法的过程中,向上增进,渐化人天根性为出世根性,化二乘根性为大乘根性,同归佛道。这不像其他净土,连二乘种姓都不能往生,还能应人天根性吗?所以弥勒净土,才是名符其实的三根普被,广度五姓的法门。 综上所述,弥勒菩萨作为释迦世尊所嘱托的未来一切众生的大归依主,其信仰的历史之悠久,传播地域之广泛,以及信徒之众多,堪称释迦世尊后之最。历代高僧大德选择往生兜率陀天,为弥勒菩萨所摄受,聆听弥勒讲授释迦之正法音,得弥勒菩萨授记,坚固不退之道心,将来可随弥勒菩萨下界,赴龙华三会,闻法彻悟,速证无上之佛果,还可得乘普渡众生之慈悲心愿。因此发愿往生兜率陀天,实可谓三界众生速证无上佛果之第一殊胜捷径。
|